以工匠精神做产品 / 以生产管理做企业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已成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北方地区大规模开展的"煤改气"工程,正是推动农村清洁取暖、减少散煤污染的重要实践。在这一背景下,小口径燃气输送涂塑钢管作为燃气管网系统的关键材料,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的品质,在新农村煤改气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产品用途与应用领域
小口径燃气输送涂塑钢管是专为燃气输送系统设计的新型复合管材,以优质钢管为基体,通过内外壁涂覆塑料涂层而成。其主要应用于农村煤改气工程的输配管网系统,包括村内主干管网、庭院管网和入户管道等低压燃气输送场景。
在新农村煤改气项目中,这类管材主要承担着将燃气从主干管网安全输送至每家每户的重要任务。由于农村地区住宅分布相对分散,道路条件复杂,管网铺设常常需要适应多种地形和环境条件,这对管材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技术特点与性能优势
防腐性能卓越:涂塑钢管的内外壁均采用环氧树脂涂层,能有效抵御燃气中的硫化氢、水分等腐蚀介质,防止管道内外部腐蚀。这一特性特别适合农村地区地下敷设环境,可显著延长管道使用寿命,理论服役周期可达50年以上。
机械强度高:保留了钢管的钢度和强度,具有优良的抗压、抗弯、抗震性能,远远优于纯塑料管道。这一特点使其能够承受外部土壤压力和偶然的机械冲击,适应农村复杂的施工和运行环境。
流体输送效率高:内壁涂层表面光滑,摩擦阻力小,不易结垢,能提高输送效率,节省能源消耗。据测试,其阻力系数仅为0.015左右,相比普通管道能提高约15%的输送量,节省约10%的输送能耗。
安全可靠性强: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高压能力,最高可承受12MPa压力,能有效防止燃气泄漏,保障用户安全。同时,其耐候性好,适用温度范围宽(通常为-30℃至80℃),能适应不同气候条件。
三、规格参数与技术标准
小口径涂塑钢管的公称直径范围通常在DN15-DN200之间,其中DN20、DN25、DN32、DN40、DN50等规格在新农村煤改气项目中应用最为广泛。壁厚可根据工程需要选择,一般在3.0-7.0mm之间,如DN50管材可选DN50×3至DN50×7等不同壁厚规格。
根据《农村燃气用户工程技术规程》要求,输送天然气的管道管径不应小于DN20,采用无缝钢管时壁厚不得小于3.5mm。这些规定为新农村煤改气项目的管道选型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
材质方面,基管通常采用优质碳素钢管或不锈钢管,涂层材料则以环氧树脂为主,涂层厚度一般在100-500微米之间,通常为350微米。这种材料组合既保证了管道的机械强度,又提供了良好的防腐保护。
四、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小口径燃气输送涂塑钢管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前处理、预热、涂覆、固化和后处理等工序。其中,前处理环节通过喷砂或酸洗去除钢管表面氧化皮和杂质,确保涂层附着力;涂覆工序则采用静电喷涂或流动床浸塑等技术,使塑料粉末均匀附着在钢管表面。
先进的生产企业还采用自动化喷涂设备,确保涂层均匀性和厚度精度。如环氧树脂层厚度需控制在≥0.4mm,以保证防腐效果。同时,通过严格的在线检测和质量控制,确保每一根出厂的涂塑钢管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五、在新农村煤改气中的应用价值
新农村煤改气工程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根据实践,农村煤改气项目通常涉及村内管线铺设、调压站建设和入户安装等多个环节,需要大量的小口径燃气管道。
小口径涂塑钢管在这些应用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其安装工艺成熟,连接方式多样(包括丝扣连接、法兰连接、沟槽连接等),施工简便快捷;由于其重量相对较轻,运输和安装都比较方便,特别适合农村地区的施工条件;同时,其长寿命和低维护特性也降低了后期运营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注意安装细节:切割需采用机械方式,避免产生毛刺;连接前需彻底清洁端面,去除油污和灰尘;不得与阀门直接连接,需使用黄铜质内衬塑过渡管接头。这些细节措施能进一步保障管道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六、发展前景与改进方向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煤改气工程将继续扩大实施范围。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继续推进"无煤城市"建设,做好清洁取暖工作,持续实施补贴激励、确保"煤改气"稳定运行。
这对小口径燃气输送涂塑钢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提高防腐能力和机械强度;另一方面需要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性,以适应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需要。同时,还需要加强标准化工作,完善相关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为产品质量和工程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技术创新也将推动产品升级,如开发更环保的涂层材料、改进涂覆工艺、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探索非开挖施工技术与涂塑钢管的结合,以减少对农村道路和环境的干扰。
结语
小口径燃气输送涂塑钢管作为新农村煤改气工程的关键材料,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燃气输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推广,这类管材将在农村能源革命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绿色发展贡献力量。未来,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技术标准,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施工工艺,让清洁能源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村地区,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基础。